2014年6月东营市二中劳动实践校本课程综述
劳动实践教育是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劳动实践课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逸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目前,许多学生缺乏劳动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足,与社会实践要求距离甚远,对劳动光荣缺少切身体会。教育与生产结合,是国家教育方针的内容,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可靠途径。
与此,学校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教育改革的方针,加强我校特色化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努力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增强“爱劳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等,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真正让学生做到磨练意志、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善于创新,让学生学到在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结合学校“三爱”主题教育活动,在六月份开展了“劳动月”活动,并将本次活动设置为学校劳动实践校本课程。现总结如下。
一、保证劳动实践课程开展的时间和范围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为达到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我校经研究决定,本次劳动实践校本课程自5月26日开始,至6月26日结束,历时五周。高一级部18个教学班、高二级部12个教学班全部参加,将每个班每周一节的体育课改为劳动实践课,共设置150节次,因降雨、考试、节假日等原因,实际开展108节次。劳动实践课作为校本课程,将纳入学校日程,并长期执行。
二、科学制定劳动实践课程教学计划,并有效实施
我校根据劳动实践课的要求,本次劳动实践活动由政教处统一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周为单位分时段组织,围绕教学楼、宿舍楼周围及环形路两侧区域,以除草劳动为主,每个班每次安排一课时的劳动量。
级部、班主任组织实施,班主任、体育老师基本都能做到劳动过程全程在场,做好学生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教育学生学会使用劳动工具及劳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大部分班主任、体育老师都亲身示范工具使用方法并与学生一起劳动,带动了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劳动过程中,班级学生干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和班主任一起做好劳动具体分工、过程监督,并且提前到政教处询问劳动任务、到总务处借劳动工具,在劳动过程中积极认真,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三、劳动实践校本课程的评价和鉴定
高二学生已参加过三学期的劳动周,进行过除草、植树等劳动实践。在本次活动中高二各班级组织有序,分工明确,工具使用熟练,在劳动过程中无打闹现象,劳动成果明显,即便在班主任不在场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很好的完成劳动任务。
高一学生参加劳动较少,在本次活动初期的两周,表现出抱怨、不耐烦的情绪,且劳动过程中有闲散、拿着工具打闹等现象。随着劳动实践校本课程的实施、劳动实践课的持续开展,最后两周的劳动过程中,高一参加劳动的班级整体进步明显,劳动前分工明确,劳动过程紧张有序,同学劳动认真仔细,几乎无打闹、说笑,闲散现象明显减少,劳动成果明显,能达到劳动前的目标要求。
四、劳动实践校本课程的收获和成果
本次劳动实践活动,劳动任务以除草为主、打扫卫生为辅。第一周安排每班清除本班卫生区内硬化路面及草地内的杂草,从第二周开始与班级卫生区脱离,由政教处统一安排劳动任务,从教学楼、宿舍楼周围的杂草入手,逐渐延伸到环形路、操场跑道外围两米以内以及餐厅气罐周围的杂草,每班每次安排一课时的劳动量。中考、公务员考试前安排了部分班级打扫重点区域的卫生。因六月雨量较多,杂草生长很快,最后一周将环形路东侧第一周劳动过的区域内新长的杂草又清除了一遍。
经过五周的劳动,校园环境有了明显改观,除了东、西教学楼北侧水域内的杂草以外,校内道路两侧的杂草都进行了清除,暴露出的垃圾也同时清除干净,美化了校园环境。
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办学内涵:(1)锻炼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2)消除了劳动可耻观念,怕劳动、羞于劳动、怕脏怕臭的不良观念。(3)扩大校本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视野,大自然的课堂,使学生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各种实践得心应手。(5)丰富了师生的生活实践,使师生更加珍惜劳动成果,更觉生活快乐。
五、劳动实践校本课程的反思与教训
1、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在整个劳动过程中,大部分班级班主任、体育老师能全程在场,确保劳动过程中的学生安全。在第二周劳动归还工具时,高二发生一例受伤事故,引起警示。高一学生拿着工具打闹的较多,在工具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无意识的危险动作。在水塘边劳动时有学生过于靠近水塘边沿,对老师的劝说充耳不闻,这需要进一步强调。
2、班主任在与不在,劳动效果不一样。有的班级班主任在时,劳动认真,成果明显;班主任不在时,有部分同学闲散在阴凉处聊天、打闹,不认真劳动。因此,相应班级还要大力加强班风建设,提高同学们的自觉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充分认识到利用劳动实践促进新课程的实施,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可行性。通过劳动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展,能极大的促进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全方位提高,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