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教育材料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是美好心灵的展现。人生活在社会里,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旅途中必修的一门课程。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现代人,注重礼仪的自我修养,即在学习礼仪、运用礼仪中,对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和待人接物等六个方面,都能展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并在社会交往中,有所为,有所不为,自觉地运用礼仪规范,方算知书达礼,方称得上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到“举止文明,处世得体”,方可“有礼走遍天下”

结合我校部分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如:见到老师、客人不主动问好,不主动让路;在班级、走廊大声喧哗;在走廊聚集;在班级吃零食,说脏话;进到班内不穿校服;奇形怪发;在教室门前追逐打闹,课间活动不文明;佩戴胸卡藏在衣服里;同学发生矛盾不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不正确交往;有吸烟、喝酒现象;外出上网吧等。

这里我们选编了学校礼仪方面的内容,供同学们学习和实践。

一、学生应有的仪表

()仪容服饰

脸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静、宜和、宜庄。

1、发式:女同学的发式以理短发或者束发,不可以盘头。这样可给人一种清晰、活泼、纯真和稚气之感。男学生最好是理学生头。不可以理怪发、毛寸,前不过眉、后不及领、侧不过耳,它显得整洁、干净、富有朝气。

2、服饰装扮:学生的服饰在校必须穿着校服。不要挽袖、挽裤腿,拉链拉至胸口以上,更不可把校服裤子改瘦;女学生不要涂口红、胭脂、指甲油、画眉毛,同时也不得戴首饰。学生不得穿高跟鞋,不穿高庄皮靴。而应穿运动鞋,这样便于做操和上体育课,同时也可显示出青少年健美的身姿。

()仪表举止

我们往往可以从一个人的仪态来判断他的品格、学识、能力和其他方面的修养程度。

仪态举止包括:站、坐、行的姿势,与人交谈的态度、说话的声音、风度气质、行为动作、面部表情、卫生习惯等等。

1、正确的站、坐姿态和步态: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所谓“站如松”,就是站得要像松树一样挺拔。其基本要领是:站正,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中间,不要偏左或偏右,胸要微挺,腹部自然略微收缩,腰直、肩平,两眼平视,嘴微闭,面带笑容,双肩舒展,双臂自然下垂(在背后交叉或体前交叉亦可),两腿膝关节与髋关节展直,忌讳无精打采。双手不可叉腰,不可抱在胸前,不可插入口袋,身体不要东倒西歪依靠物体,不要弯腰弓背、耷拉脑袋,不要挺着肚子,岔开双腿。所谓“坐如钟”,即坐得要像钟那样端正。其基本要领是:上体自然坐直,两腿自然弯曲,双脚平落地上,双膝并拢,臀部在椅中央,腰部靠好,两手放在双膝上,胸微挺,腰伸直,目平视,嘴微闭,面带笑容。入座时,切忌前俯后仰、摇腿跷脚、跷二郎腿、两膝盖分开、把脚架在别人的椅背上或放在自己的椅子上。所谓“行如风”,即走起路来像风一样轻盈稳重,有雅致的步态。其基本要领是:上体正直,不低头,眼平视,面带笑容,两臂自然前后摆动,肩部放松,身体稍向前,重心在脚掌前部,挺胸,收腹,小腹用一点点力使身体略微向上挺。走路不要前俯后仰,左右摆晃。

2、稳重得体的动作,优雅适当的手势:

1)路上行走,必须靠右行,不能走中间,途中遇到领导、老师、熟人,应热情点头示意,礼貌地打招呼。

2)上下楼梯,过狭窄通道,遇到领导、老师、外来的客人,应主动让道。

主动问好“老师好”。

3)宿舍洗漱、食堂打饭等应“先人后己”,礼让三分。不要争抢龙头和插队。

4)与人交谈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手势不宜过多,动作不宜过大。要给人一种优雅、含蓄、彬彬有礼的感觉。

5)克服“冒冒失失”的行为。冒失的行为表现在:做事大大咧咧,不拘

小节,进别人家里不敲门,推门往里闯,反客为主;找人时,大喊大叫;在需要安静的公共场所,高谈阔论。教室、走廊、宿舍就是公共场所,是同学学习和休息的场所。手脚冒失,语言冒失,出尽洋相,常闹笑语话。这些都是行动不稳重得体,缺乏修养的表现。

3、优雅的风度气质,自然随和的态度:气质,是难以改变,但风度、性格

是可以塑造培养的。作为男同学,应使自己具有“阳刚之美”,即风度稳重,动作有力度。“刚”不等于“野”,如果男子汉说话过于随便、粗野、骄横,在公共场所,敞胸露怀、歪戴帽子、身穿汗衫、背心或打着赤膊、脚穿拖鞋、打响指、吹口哨,就会给一种“痞子”、“二流子”,缺少文化教养的印象。作为女同学,应使自己的气质风度“优雅得体”。同人交谈,要庄重谦逊,在大庭广众之中,态度要大方自然,切忌表情过分,目光游离,挤眉弄眼,频繁眨眼,过分大笑,这些都是有失风度的。在陌生人面前,“内向”比“外向”好,含蓄比夸张好;在异性面前不要太随便,应自尊、自重、自爱。有的女同学在走廊手挽手,旁若无人的大声说笑。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应做到:勤洗面、勤理发、勤洗

手、勤剪指甲。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抛纸屑、废物,否则就是不文明礼貌的行为,也是礼仪修养并不成熟的表现。

二、课堂教学礼仪

学生应在课前五分钟进入教室,准备好当堂课业用品,静侯老师到来。学

生因特殊情况,上课迟到了,就要注意举止的文明和礼仪的周到。

1、轻喊报告;在得到老师允许后,方能进入教室。

2、要向老师说明迟到的原因,说话态度要诚实,得到老师谅解和允许后,

方可入座。

3、走向座位时,速度要快,脚步要轻,动作幅度要小,尽量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响声,更不要有任何滑稽可笑的举止。坐下后,应立即集中注意力听讲。

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是遵守纪律的表现。

1、学生如要回答问题,应先举手,并要在老师点到自己的名字时,方可站

起来答题。

2、回答问题时,站姿、表情要大方,不要搔首弄姿或故意做出滑稽的举止引人发笑,说话声音要响亮、清晰。

3、对提的问题答不出,也应先站起来,再用抱歉的语调实事求是地向老师

说清楚,不要不站起来。

4、在别人回答时,不应随便插嘴,别人答错了,也不应讥讽嘲笑,自己能

答,可举手。

三、师生在校内外的礼仪

 学生在宿舍中的礼仪

 寝室是反映学生精神文明和礼仪修养的一个窗口。对住校的学生来说,因

为寝室是他们主要生活环境之一,它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和反映出学

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修养,所以在寝室要注意如下礼仪:

 1、保持寝室内外的整洁,要每天打扫寝室。不要在寝室内外乱抛瓜果、纸屑、不要再宿舍内用餐和吃带有异味的食品。

 2、被褥要折叠得整齐美观,并统一放在一定位置上。

 3、个人物品要统一整齐地放在规定的地方。

 4、换下的脏衣服、脏鞋袜要及时洗和晾干,未洗前不要乱丢。

 5、寝室内外的墙壁严禁乱写乱画,要保持干净。

学生与教师间的礼仪

()师生校内外相遇

1、学生与教师相遇,应主动向教师招呼,道声“老师好”。

 2、在校外和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在乘车遇见老师,即使乘客多,人拥挤,也应让老师先上车并向老师招呼、让座。

3、在进出的门口、上下楼梯时和老师相遇,学生应主动招呼,请老师先行。

4、老师来家访问,学生应热情迎接,主动向家长介绍老师,同时请老师坐,给老师倒茶;为了便于老师和家长交谈,学生应暂时回避;当老师离开时,学生应热情送别。

()师生谈话

学生与教师谈话,应注意如下几点:

 1、和老师说话时,学生应主动请老师坐。若老师不坐,学生应和老师一起站着说话。

 2、学生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应姿势端正,不可东张西望,不可抓头摸耳,不可抖腿搁脚,还应明目凝视着老师,认真地听老师说话。

 3、如果老师说的话,学生感到不理解,或无法接受,并有不同看法,可不必隐瞒,应谦虚而诚恳地向老师请教,直到弄明白为止。

4、对于老师的规劝和正确的批评,学生应愉快地接受,而且态度要谦虚,决不能当耳边风。即使老师态度较生硬、急躁,也不应计较,更不能嫌烦抵触,而要想到这是老师在关心帮助自己。

5、学生不能在办公室久留或乱翻老师的东西,不可影响其他老师的工作。

四、男女同学接触的礼仪

1、异性同学间,特别应注意以礼相待,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帮助。不能互起绰号,不能讲粗话、脏话和庸俗的传闻,不能久久凝视对方,不能打打闹闹。对异性同学的容貌、身材和衣着,不应评头品足;对异性同学的弱点、缺点或残疾,不可嘲讽、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2、对异性同学不宜过分亲昵。更不应在中学阶段恋爱。

3、正确处理好同学聚会。同学应以学业为重。不应每人凑钱,到馆子里或

在寝室里大吃大喝。不带蛋糕进校园。 

五、集会礼仪

1、周一或其他场合升降国旗仪式时,要肃立立正,行注目礼,直至升降国旗完毕。不自由走动,不嬉闹谈笑和东张西望。

2、唱国歌时,态度要严肃,声音要整齐响亮。

3、学生参加活动集队时,要静、齐、快,不勾肩搭背,不任意谈笑,要提前到达集合地点,以保证集会准时开始。

4、进入或离开会场要服从指挥,注意秩序,不一哄而上,不争先恐后,以免造成拥挤堵塞和防止事故。

5、集会中应注意遵守会场纪律,不随便走动或发出声响,不做破坏会场气氛,影响集体荣誉的事。

6、在集会过程中,学生应提前落座,恭候报告人到来。当报告人到来时,会场应立即安静下来,并报以热烈的掌声。在报告过程中,每个同学应端坐静听,不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不打瞌睡,不无故中途离席。报告人说到精彩处应鼓掌表示赞同,报告结束,也应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以表示感谢。

7、集会时如有上级领导或客人参加,应在他们到达时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离场时应让领导或客人先走,并以热烈的掌声欢送。

 六、有教养者十大特征

现代社会中,有教养的人在事业、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受到人们的

欢迎。总的来说,他们具有以下十大特征。

1)守时

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他们懂得,即使是无意迟到,对其他准时到场的人来说,也是不尊重的表现。

2)谈吐有节

注意从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总是先听完对方的发言,然后再去反驳或者补充对方的看法和意见。

3)态度和蔼

在同别人谈话的时候,总是望着对方的眼睛,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不是翻东西,看书报,心不在焉,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4)语气中肯

避免高声喧哗,在待人接物上,心平气和,以理服人,往往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扯开嗓子说话,既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会影响周围的人,甚至使人讨厌。

5)注意交谈技巧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即使自己不能接受或表示同意,也不当着他人的面指责对方是“瞎说”、“废话”、“胡说八道”等,而是陈述己见,分析事物,讲清道理。

6)不自傲

 在与人交往相处时,从不强调个人特殊的一面,也不有意表现自己的优越感。

7)信守诺言

 即使遇到某种困难也不食言。自己讲出来的话,要竭尽全力去完成,“身体力行”是最好的诺言。

8)关怀他人

不论何时何地,对妇女、儿童及上了年纪的老人,总是表示出关心并给予最大的照顾和方便。

9)大度

与人相处胸襟开阔,不会为一点小事情而和朋友、同学、同事闹意见,甚至断绝来往。

10)富有同情心

在他人遇到某种不幸时,会尽量给予同情和支持。

同学们必须明白,你的一言一行将产生三个效应:一是反映你个人的道德

修养,二是影响你所在的班级风貌,三是折射你家庭的家风家教。我们相信,我们全体学生,会成为品质最优、习惯最好、风气最正、成绩最佳的二中学生,也一定能够开创二中新的纪元,谱写新篇章,树立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