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源于情境 解法求诸行动 成果得自反思 意义指向发展
——由一项行动研究看校本教研的特色和生命意蕴
滨海新区大港油田实验中学 蔡正学
2009年9月以来,笔者主持实施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资助重点课题——“基于心性品德涵养的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研究”(第5轮),形成以语文“六自”修习范式为代表的系列成果。这些成果及其产生过程,既展示了该项行动研究的个性风格,也揭示了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意蕴。
一、缘“情境”困惑选题立项
我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悄然发生价值认同危机,造成青少年行为选择迷局;母语教育文化地位陷落谷底,影响年青一代信念自塑;应试教育风行不止,消解中学生母语修习兴趣。
作为本课题实施园地的大港油田实验中学原属国企创办,后交由地方管理,现仍以油田职工子弟为基本生源,且在管理上部分沿袭企业“半军事化”组织特点,在文化上渐染企业崇效尚利的功利主义色彩。受学校校园文化及其所处时代价值观念塑造,受学校所在矿区精神文化影响,受天津都市工商文化浸淫,我校不少学生对物质权益格外关注,对理工学科钟爱有加,而对母语修习则认识不明、感觉不亲、信念不坚、态度不端,从而严重弱化修习行为,制约修习效果。据此,经过调研论证,我们从本课题被试年级学生成长困惑中聚焦提炼行动研究源课题,以源课题凝聚备课组教师专业发展旨趣构建课题组,以课题组统领被试年级建立师生联合团队展开研究。
二、用行动研究量身定“法”
在传统意义的社科研究中,作为“情境中人”的实际教育工作者是被研究者,而在教育行动研究中,他们不是被动接受专业研究者的研究及其成果,而是从学生成长困惑中寻找问题,在由自己主导的教育教学行动中加以研究、获得成果,通过研究与行动的密切配合,提高对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教育行动的目的。原本仅做单一行动者的教育者,同时充当研究者而成双料角色,工作一经复合,量在翻倍增多。且行动研究处于动态过程,别具开放特征,素朴、琐屑、随机而不易操控。而在当下中国的特殊文化语境中,更有应试主义僵硬阻梗,常令研究运行不顺甚或胎死腹中,梦想成空。也正是出于对行动研究上述特点及参研师生发展潜力的综合考量,我们才积极尝试由参研教师集体扮演教育者、研究者及宏观管理者三重角色;同时化被试学生为参与因素,既投入探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和语文修习,又担负其微观、中观管理。师生联动,同研共管,合力达成研究目标。
三、借实地培训通经活络
针对参研师生在行动研究和探究性学习面前眼中茫然、手底无措、举止僵硬的状况,借案例分析培训业务,入事件情境领悟方法。一是组织教师在实践中学会行动研究,把握其属性、特点;二是通过操作示范、现场指导,帮助学生把握探究性学习和语文自主修习要领,熟悉基本规程,逐步展开相应实践。
四、凭团结协作增智聚力
本轮研究由大港油田实验中学课题组领军主打,又有甘肃武威铁中课题组、广东中山市纪中三鑫双语学校课题组同步参与,实行一体统领、差别设计、分权管理、协作落实。各课题组均能做到指令从上而下传达,行动自下而上展开,在良性互动中垂直落实行动目标,平面促成人际和谐。
五、向实践过程问策求解
以学生作主修的课内外语文实践为依据和支撑,以教师作主导的课题研究去引领和驱动,从下列6方面具体展开语文修习行动研究。
1. 信念自树。从东方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教会学生用信(怀抱虔敬,尊奉师、道)、解(明晓学理,返归本真)、行(修养德能,服务生活)、证(利益社会,成全自我)的策略修身习文,对母语承载、代表的汉民族核心文化及其教育发生高度的价值认同、强烈的情感依赖和坚定的信念守持。
2. 心性自养。心理资讯收集卡片化,心理健康辅导生本化,语文学情交流多向化,语文公关行为契约化,语文心灵教育系列化。生生、师生、家校及学生与社会之间朋辈互“化”、代际联“化”、网状交“化”,“化”出健康心理,“化”向美好心性。
3. 行为自理。引导学生课前体验阅读困难,预先提出教学建议;主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修学热情;运用会话激活课堂,通过协作分享知识;拥抱名著畅享诵读快感,导学课文体验成长乐趣;创作诗文营造艺术园地,贴近生活开展应用写作;于探究时追索各科奥妙,在课内外诊疗语文病误。
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思考发言,在每生发言之后将其发言次数按ABCDEF6个质量等级随时给以评价记录。每周周一由语文口语表达活动组织员向全班通报以往1周每位学生发言情况;每月月底作1次小结,并在班内和实验班之间作出比较分析;期中期末在家长会上予以通报。
4. 资源自求。采集海贝异石,调查津沽风情,参观工矿企业,感悟自然、社会,激荡生命活力。选抄文化经典,交流读书心得,践行圣贤遗训。排演课本剧,兴办艺术周,召开自创诗文发表会。
5. 管理自治。以大小修习计划导控整个学程,凭各类规章制度规约修习行为,借语文管理干部“轮执”激活归口管理,由平时成绩档案承载管理资讯,拿阶段“议政”问责带动随时建言献策。
6. 评价自持。师生、生生之间,换演不同角色互评日常学与教的行为表现,生生之间互相评阅作文、周记。其评价改用如下方式,融入学生评价元素:巧借对联艺术诗意鉴定,聚焦成长特色对点激励,查阅平时档案综合评估,赏读实证材料、电子作品,进行动态操控、质性领略。
六、靠全面反思“证果”悟道
全面反思上述过程,可以看到,本轮研究有序运作、扎实推进,已达成预期目标,形成4类创新成果,其内在的逻辑关联及生命意蕴是:两点思想认识化生五种行动策略,五种行动策略凝成一个修习范式,一个修习范式造就三样文明素质,三样文明素质成全百年人生幸福。
1.两点语文教育见解:从生活交际、社会发展和人性完善角度重新审视语文,在业界首倡培养言语交际能力“应付”日常生活的生活语文、陶养公民素质促建公民语文和涵养美好心性成全幸福人生的心性语文;将语文学习丰富、升华为语文修习,揭示其净心为本、文心为主、娱心为上的本质特点,认为它既是言语行为的习练、实践,又是公民素质和心性品德的陶冶、涵养,以树立文化信念、端正修习态度为逻辑起点,以塑造美丽人性、成全幸福人生为终极目标,以培养言语素质、公民素质、心性品德素质为基本价值诉求。
2.五种语文修习策略:信道、解理、行愿、证果的母语修习信念重铸策略;以诚信教育、仁爱教育、公义教育、制度教育促人格发育,以精思敏言习练、名著诵读习练、生活写作习练、文艺创作习练助才情飞扬的语文心育策略;以传统艺术为文化原点、现实生活为实践起点、交际言语为生命基点、人的发展为目标落点,联点成面构筑平台的言语生命成长策略;分段用“心”、逐步显效的语文自主修习策略;由章法共立、干部普选、任职定期、权力制衡等制度要素和目标化控制、制度化管理、组织员管理、档案式管理及艺术鉴定、精神鼓励、换位评价、动态估量等行动方式构成的弘扬正义、彰显公平的语文修习自治管理、自持评价策略。
3.一个语文修习范式:整合上列成果要素,创建信念自树、心性自养、行为自理、资源自求、管理自治和评价自持的语文“六自”修习范式。
4.三篇期刊发表论文,八项市级以上奖励。系列成果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3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篇;获天津市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8项市级以上奖励。
七、为生命发展播绿施惠
上列成果的创建运用,积极回应破解被试学生情境性成长难题,促使他们坚定语文修习,守持信念,端正态度,改良习惯,养成应有的言语素质、公民素质、心性品德素质,真实提高语文成绩,并使参与同步研究和引用阶段成果之津甘粤三地的多所学校学生广受其益。同时,还有效促提参研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信念,且对油田实验中学和海滨教育中心开展校本教研发挥最具实质意义的引领示范作用,成为我该校特色高中建设亮点之一。(责任编辑:沈 婕)
天津教研网 2017-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