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二中第二届科技节活动阶段总结
在学校领导重视、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下,从2014年11月到2015年4月学校开始举办以“扬科技之帆,行创新之路”为主题的第二届科技节,目前各项活动正在有序开展。现将科技小组自科技节开幕以来组织完成的活动和对下一步活动的部署调度进行阶段总结。
一、 科普知识竞赛圆满完成
科普知识竞赛是本届科技节中第一个举办的活动,也是一个大型的集体活动,分为初赛和决赛两轮进行。
2014年12月 19日下午,在毅学楼计算机教室举行了科普知识竞赛初赛。本次初赛的题库是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经过科技工作小组老师的精心筛选形成的,有单选题也有多选题,共有三百多道题目。网上考试的题目都是从题库中随机抽取,共有100道,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学生提交试卷当场出分数,方法简便快捷。本次参赛人员主要为高一、高二的学生,共有116人。通过考试,按照成绩排布,共选出18名同学进入决赛。
2014年12月27日下午,在毅学楼报告厅举行了科普知识竞赛总决赛。本次活动邀请了教科室马庆功主任和日照莒县一中王首勋老师作为特邀嘉宾,评委组由马小丽老师、马双双老师和朱迎梅老师担任,高一一班班主任秦贞海老师作为亲友团列席,技术组由王军峰老师和冯冠强老师做指导,同时王军峰老师负责全程录像。其余的竞赛主持人、后台技术组、宣传组、记分组、摄影组等均由学生自主组成,每位学生都积极认真完成相应任务,确保了整个比赛过程井然有序;参赛选手更是踊跃表现,各队之间你追我赶,互不相让;现场观众也积极回答问题,并为选手加油鼓劲儿。通过激烈的角逐,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决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二、科技节创意设计评审活动结束
2015年1月8日下午在毅学楼二楼实验室举行第二届科技节创意设计评审活动。本届科技创意设计比赛分为主题设计和自主创意设计两类,本次活动共上交参赛作品384件,其中主题设计中的雕塑设计50件,自主创意设计334件。
此次评审分为初审和复审两个环节,初审评委小组由创新意识强、动手能力强以及有科技创新参赛经验的学生组成。初审小组成员在科技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作品的评审规则和标准,对每份作品进行认真审看和讨论,筛出淘汰作品,选出优秀作品。对初审小组选出的优秀作品,由王梅泉老师和朱迎梅老师组成复审小组进行第二轮评审。两位老师通过进一步的审阅、讨论和网上搜查核对,最终确定了优秀作品:主题设计的雕塑作品20件,自主创意设计作品50件。本次比赛活动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将择期进行成果展示,供同学们欣赏学习。
三、召开“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调度会。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明确“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的任务和细则,在假期来临之际,王梅泉老师于1月29日下午大课间和1月30日上午大课间,分高一、高二两个级部,在实验室举行了“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调度会。
调度会上,王梅泉老师首先对积极报名参赛的同学提出表扬,肯定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学习的积极性;接着对“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的活动细则进行了重申和说明,重点强调了活动要以主题、创意、选材为基础,关键是制作出实物或者模型,符合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要求作品上交时间为开学后三天内。王老师鼓励同学们要抓住机会,认真查阅各种资料,做好创意设计,并许诺随时可以给同学提供服务,帮助同学们制作出“高、大、上”的作品,力争都能参加4月份市级科技创新大赛。
四、完成科普知识讲座活动
2015年2月1日下午3:00,在毅学楼报告厅举行了由朱迎梅老师主讲的“小调查,大智慧——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学校科技创新社积极组织、策划,学校近二百名学生代表认真聆听了整场讲座。
讲座中,朱迎梅老师首先从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发起背景、育人功能、历年的活动主题、活动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全国活动实施时间节点以及网上提交活动作品的步骤进行讲述,让学生们对这项活动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朱老师对我校今年科技节中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实施细则进行详细解读,并结合命题中的“光盘行动”和“近三年不同年龄群体手机使用情况”这两项调查活动的过程进行分步指导,指导学生熟悉问卷调查的流程,学会调查问卷的设计,敢于学习创新的方法开展家庭、小组、班级、网站等系列体验活动,在调查中研究、发现、总结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敢于实践、自主创新的行为习惯。同时朱老师特别要求学生从开始的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设计过程、调查具体实施过程、到最后的数据分析、统计得出结论,乃至写出总结建议的过程,都要注意留下影像资料和原始材料,这是参赛的重要依据和凭证。
“小调查发现大事实、小实验懂得大道理、小活动拓展大思维”,朱迎梅老师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善于观察、感受身边的事物,通过已命主题或自命主题开展调查体验活动,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发扬持之以恒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毅力,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参加市、省乃至国家的创新大赛。
五、召开科学影像节活动动员会
为了筹备第六届山东省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也为了促进科学DV和摄影活动在我校的深入开展,2015年2月1日下午4:00在毅学楼报告厅举行了科学影像活动动员大会,一批对摄影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朱迎梅老师首先对我校第二届科技节科学DV和摄影活动实施方案的细则和评分标准进行了说明,并结合往年的优秀案例对学生进行分步指导,指导学生在主题确立之后,怎样围绕主题进行拍摄、提醒学生在拍摄中注意的一些问题。然后朱老师又对《关于举办第六届山东省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的通知》进行解读,对通知中活动的要求和报名时间进行了强调,还告诉同学们我校在去年5月山东省青少年影像节中有3件作品获得一等奖,1件作品获得二等奖;获得一等奖的3件作品被推荐参加第五届“熊博士”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展评活动,后来这些作品分别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的骄人成绩,以此鼓励大家积极参加活动,力争拍出好的作品。
六、学校专利申报工作取得新突破
2014年度,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专利申报工作,在成功举办学校首届科技节以后,科技小组在全校师生中广泛进行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意设计,并选出优秀的创意作品进行专利申报。
目前,我校专利申报工作喜获丰收,有14名学生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他们是:王梓帆、李晋鑫、刘嘉伟、刘鸿凯(获2项专利)、陈宪坤、周广亚、赵梓伊、钱叶飞、高振男、楚新宇、徐嘉豪、徐美琦、程茗琪、樊百合,共拥有15项专利,实现我校国家专利零的突破。
七、对科学调查体验活动进行再调度
为了促进参赛的学生在寒假里更好地开展科学调查体验活动,2月10日上午大课间在实验室召开了此项活动的调度会。
会上,朱迎梅老师对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重申并强调了活动的一些细节,鼓励大家在调查中一定发扬持之以恒的精神,遇到挫折不要放弃,并告诉学生调查过程中要积极发动自己的家人参加,突出“亲情”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然后,朱老师对调查问卷的设计进行指导,并将设计印制好的 “光盘行动”和“手机使用”的调查问卷发给学生,可作参考或者直接使用于自己的调查中。最后,学生经过自行协商组建了各个小组,推选出各自的小组长,将名单报给朱老师并记下了朱老师的联系方式,便于在寒假里进行指导、交流。
八、省科协单位会员的申请
鉴于我校实实在在举办的各项科技活动和我校在市、省、国家级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申报了省科协的单位会员。成为省科协的单位会员是下一步申请科普示范学校的条件之一。省科协领导通过审阅我校的申报材料和查看我校网站的“科技创新”专栏,同意我校成为省科协单位会员,只等春节过后统一发文、发牌。
总之,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实践,我们收获很多,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发现了我们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不足,所以在以后的科技活动工作中我们一定扬长避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工作做好,确保我校第二届科技节圆满完成,力争在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