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学生亦师亦友的引路人,是年轻教师学习的榜样,是东营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他就是我校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于见宝。
自参加工作以来,于老师始终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恪守教师职业道德,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每一项工作,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老师是其一直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一、尊重教育,与学生一起成长
从教以来,于老师一直不忘初心,始终牢记自己刚刚参加工作时面对的困境和立下的誓言,扎根教育,用心悟道。通过多年的实践和反思,于老师逐渐确立并把“尊重教育”作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尊重教育,一是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和认可,才能唤醒学生,激发其追求上进的动力;二是要尊重学情,只有摸清学生地理学习状况的家底,才能精准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三是要尊重地理学科的教学规律,倡导生活教育,让地理课堂生活化,用真情境引发学生的真思考、真学习。
教育是尊重,也是爱。在于老师的心中,教师已经不再是一种谋生的职业手段,而是启迪人生、立德树人的神圣事业。真正优秀的教师不仅仅在于教学成绩的优异,更在于育人水平的高超,他力求让每个学生在其所带的班级中获得人生的历练、思想的升华,他的每一份付出都饱含着对学生的爱与期待。当看到自己的学生考上心仪大学、对人生踌躇满志的时候,这是于老师做教师最幸福的时刻。
二、学思践悟,让学生爱上课堂
从教以来,于老师一直把“立足学生实际,让学生爱上课堂,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收获”作为自己的教学要求,通过不断实践和反思,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教学风格。
在课堂上,他善于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打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师生间亲和力强;他时刻秉持“学思践悟”的教学理念,创设真实情境,设置主线脉络,循循善诱,以生为本,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地理思维能力的训练,鼓励用地理的视角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多年的实践,于老师悟到,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应做到“十有”,即有备(深入研读教材,既备课、又备人)、有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其成为学习的主人)、有“的”(要有明确的教学价值取向、教学目的,重难点明确)、有谱(追求预设的充分和创意教学设计的总谱)、有趣(追求意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情(基于学生的疑惑和发现,以教学激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度(教学难易适度,追求力度、厚度)、有练(精讲精练,摆脱“刷题”,摆脱题海)、有用(学以致用,追求丰富生成)、有心(要有事业心、责任心,要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生为本”,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各美其美,和而不同,让学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三、厚积薄发,让教科研有作为
从教以来,于老师一直坚持“教学做合一”,把“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在学习中思考,在工作中实干。他执教班级的教学成绩突出,多年考核优秀,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他执教的课也屡次获奖。2017年12月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微格教学评比中他执教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获得全国一等奖,2018年9月在山东省地理教学技能大赛中他执教的《工业地域的形成》获省一等奖。我还多次执教省市级公开课,2018年10月参加山东省教科院组织的“送教支教”活动,赴临沂执教公开课一节,同年12月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综合学术年会执教示范课一节。
在做好日常教学的同时,于老师静下心来潜心研究,以研究厚积专业素养,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学习型、研究型教师。他主持的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变式发散思维在高中地理教学和复习备考中的应用》2016年结题,课题研究成果获得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6年他申报主持的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实践课堂的实施与研究》列为2017年度教学专项课题。目前,他已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以及《地理教育》《教学考试》《高中地理》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发表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年第6期上的论文《在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中灵活分析问题》获得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7年6月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举办的全国高中地理课标教材使用经验交流会上作为教研专家代表山东省作了《课改,我们一直在用“新”行动》的专题报告;他还主编和参编《2010年高中地理总复习·优化设计》《考试说明解读·地理》《创新导练》《高考密码》《2013金考卷 小题狂练》 《跳出题海 2014高考复习全攻略》等教学参考书十多部。此外,他还受聘担任过《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特约编辑、做过《高中地理》和《东营教育研究》杂志的兼职编辑。通过多年的努力,于老师在高中地理教学和高考研究上取得一些成果,在高中地理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于老师先后被评为东营市教学能手、市教学教研评选专家、市学科带头人,2015年被聘为东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地理兼职教研员,2017年被聘为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地理兼职教研员,2019年5月入围山东省第四期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
四、乐于奉献,让人生有温度
近年来,学校新进一大批年轻教师,为助力他们的成长,于老师成立了地理名师工作室,给年轻教师搭建交流和成长的平台。2016年他指导的刘文亮老师参加山东省高中地理优秀课例展评获得省一等奖的好成绩,2018年指导的李伟老师被评为东营市教学能手。此外,于老师还一直热心教育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常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志愿服务。截止目前,参加志愿服务累计时长超过400小时,2018年11月被东营市志愿者总会评为“二星级志愿者”,2019年5月被东营市教育局评为“市直教育系统优秀志愿者”。
从教近20年,一路走来,于老师坚信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他一直坚持“常思常辨”的习惯,每一件有启发的教育小事,他都深入思考并与人交流,尽量从中探其规律,究其根本,正是这份执着,这份对教育的热爱,才使得于老师成为一位教育战线上的执着的行者、不倦的思考者,相信未来他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